企业清廉学问核心理念
时间:2012-09-12 12:59:30 来源: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
企业清廉学问核心理念
建设清廉学问是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保证,其核心理念是“尊廉崇洁,反贪拒腐,奉公敬业”。如何打造优秀的清廉学问核心理念,帮助员工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,真正营造以廉为荣、以贪为耻,自觉抵御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的正气氛围呢?企业要注重坚持从强化主题意识教育、筑牢思想防线入手,选准切入口,把握关键点,充分发挥监督功能,积极打造核心清廉理念。
导入清廉进取理念
构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
清廉学问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延伸,要突出清廉教育重点,促进员工对弘扬清廉学问的认同感,强化正确的价值观,严格自律,克己奉公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。
一是瞄准着眼点,提升党员、领导干部的清廉自律核心理念。廉政学问教育必须紧跟当前的主导方向,企业要注重加强反腐倡廉理论的系统学习和专题宣传,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观、地位观和利益观的意识教育,做到警钟长鸣,引导党员干部自觉算好“政治前途、经济收入、家庭亲情和人身自由”四笔账,筑牢清廉自律的思想防线。
二是把握着力点,强化对“窗口”岗位人员的反腐倡廉意识警示。直接与外单位接触的“窗口”岗位人员是警示教育的施力点,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分层次、阶段性的清廉自律警示,结合身边的正反面人和事例,引导“窗口”从业人员恪守岗位职业道德,深化“自律是宝、他律是爱、律他是责”的清廉从业理念。
三是选好落脚点,培植以提高忠诚度为主题的廉政价值观。要以努力营造和谐敬业、文明清廉的工作环境为宗旨,创新核心学问,塑造共同愿景,积极倡导诚信、守法、清廉的理念,以创新的管理思维、新颖的学问理念武装职工的思想,树起立足岗位、大局为上的团队意识。
规范清廉从业行为
提升清廉自律的实行力
清廉体系制度是清廉学问得以推行的坚强后盾,贯穿于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,渗透和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中,塑造良好的制度实行环境,培育遵守制度的自觉性,是推进清廉学问建设的重要环节。
首先,分解目标考核体系,强化决策,提升实行力。清廉学问创建的关键在领导,要实行党政“一把手”亲自抓、首问负责制,为清廉学问建设提供组织保证。企业要把清廉学问建设纳入惩治和预防腐败源头治理总体规划,系统地制订清廉学问活动实施方案,构建清廉学问建设惩防体系,将贯彻落实上级部门“惩防体系”工作要点进行分解,责任到位,各司其职,不留死角。
其次,创建清廉监督机制。监督约束是预防腐败、遏制腐败的关键,企业要围绕党员领导干部清廉自律监督和生产经营管理用权监督的“双监督”,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与考核办法,从制度上构筑清廉“警戒线”,设置无形“高压线”。对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》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考核,力纠“越轨”,形成使党员干部“不敢腐败”、“不能腐败”的有效监控机制,为推行清廉学问创造良好的实行环境。
第三,强化自我监督,塑造廉政形象。清廉自律要结合时代特征和党员干部从业特点,引入“自重、自省、自警和自励”的座右铭,提出“清廉树形象,勤政促企业”的清廉学问理念,让清廉学问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从、共同践行的价值追求。
创新清廉学问平台
打造清廉勤政的人文环境
企业清廉学问活动的载体只有不断创新,才能保证持久的感染力和生命力。要加大学问活动的开放度和参与度,确保清廉学问渗透到每个员工心灵深处。
一是打造学问传播新平台,奏响反腐倡廉主旋律。要充分运用各种传媒工具、组织参加清廉学问专题报告会、开展读《中国廉政学问丛书》等活动,形成立体化、全方位的清廉学问创建格局。通过寓教于乐、融常识性与思想性于一体的宣传灌输,常敲警钟,让每个党员、干部能经常呼吸到清新的清廉空气。
二是创设清廉活动新视窗,发挥形象化警示功能。在工作、生活区域设立耀眼醒目的清廉学问警示灯箱,工作台面放置清廉警示牌,建立“清廉学问书橱”,以图文并茂、活泼生动的形象效果,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清新的廉政教育效果。
三是构建激励新机制,提升清廉学问持久力。清廉学问的弘扬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。通过组织收看先进、榜样人物录像,引人向上,激励奋进。